一、参赛对象
全国高等院校本科、专科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赛。根据参赛成员所处学习阶段,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含普通专科)组。
参赛者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以学校为单位提交报名,每个学校限报6支团队。每个参赛团队由3名同学和1-2名指导老师组成。
二、赛题方向
大赛采用“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综合实训平台”。平台模拟创业经营全过程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通过数字分析市场,明确服务的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生产的产品的规划完成融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活动,对创业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决策,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参赛除进行虚拟仿真对抗赛外,进入全国赛的团队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根据赛题进行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实操: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撰写与汇报。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三、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4-5月)
所有参赛团队经学校推荐统一通过大赛官网(www.g-ican.com)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05月30日,报名结束后不允许修改团队信息。
大赛提供统一竞赛及练习平台,组委会将为各报名院校负责人提供训练账号,供参赛团队自由训练,并统一组织在线培训,同时提供辅导答疑服务,培训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校内赛(4-5月)
各参赛高校晋级省赛(区域赛)的团队限额6支,赛区组委会进行指导工作,选拔优秀团队晋级省赛(区域赛)。
3.省赛(区域赛)(6月份)
线上竞赛,各参赛团队将依据省份或区域进行虚拟仿真对抗,择优选拔参赛团队入围全国赛。
4.全国初赛(9月份)
线上竞赛,各参赛团队将依据赛题进行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实操,并撰写与提交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根据综合评分决出国三奖项,其余团队获邀参加线下全国总决赛。
5.全国总决赛(10月份)
线下竞赛,获邀参赛团队根据提交的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进行汇报与答辩,评选出国一、国二奖项,并进行颁奖。
四、奖项设置
1.省赛(区域赛)为参赛团队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不高于参赛项目的10%;二等奖不高于参赛项目的 20%;三等奖不高于参赛项目的30%,为获得一等奖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为在组织比赛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并为以上奖项授予相应证书。
2.全国赛为参赛团队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不高于国赛参赛项目的20%;二等奖不高于国赛参赛项目的30%;三等奖不高于国赛参赛项目的50%,为获得一等奖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为在组织比赛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并为以上奖项授予相应证书。
五、评审规则
1.省赛(区域赛)评审规则
省赛(区域赛)采用线上经营模拟实操形式,依据系统生成的最终得分与排名进行选拔,规则如下:
1.团队分类排序:未破产团队排名优先于破产团队;
2.破产团队细分:破产团队按破产时间先后排序,破产时间较晚的团队优先;
3.同分处理规则:未破产与破产团队均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名,若总成绩相同,依次比较系统权益、市场、财务、过程模块得分,单项得分高者排名靠前。
2.全国初赛评审规则
全国初赛采用线上的形式进行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实操,并撰写与提交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经营实操部分由平台系统自动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100分;经营方案部分由专家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100分。全国初赛成绩=经营实操评分x40%+经营方案评分x60%(评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根据全国初赛成绩评选出国赛三等奖,其余团队获邀参加线下全国总决赛。
全国初赛成绩按100分制计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如出现全国初赛成绩相同的情况,若总成绩相同,依次比较经营方案评分、经营实操评分,单项得分高者排名优先。
3.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
全国总决赛线下进行。获邀参赛团队根据提交的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进行汇报与答辩,由评审组进行评分,评选出国赛一等奖和国赛二等奖。评分采取百分制。
全国总决赛成绩=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企业经营方案汇报与答辩成绩x100%。
六、赛事安排
(一)硬件支持
由挑战赛承办单位提供技术平台等支持。
(二)技术资源及参考材料
由挑战赛承办单位提供相应技术支持资料和其他学习材料。
(三)其他支持
挑战赛提供的其他方面支持,比如训练培训、就业机会等。
七、联系方式

校赛联系人赵老师:02458217181
学生助理:谢晨晨:17824138559
请参赛师生进入校赛QQ群,群内会陆续发布消息。
进群师生请备注为鼎堂杯-姓名-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