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竞赛 -> 正文

国创赛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5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主要任

1.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3.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比赛赛道、参赛组别及对象

此项赛事分多个赛道及组别,我校学生可参加的赛道是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和职教赛道。根据参赛项目的情况、性质和特点,可对应选择最适合的赛道及组别参赛。

参赛项目要求、赛道及组别详细介绍参见“附件1-参赛项目要求和比赛赛道说明”,评审规则参考“附件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

四.参赛项目来源及建议

1.项目来源

①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拟立项申报的所有项目,都需要报名参赛,以便于检验项目成果,促进项目发展;

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的参赛项目;

③实验室、课题组等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④在校本科生、专科生、毕业5年内校友的创新创业项目;

⑤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建议符合条件的可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2.项目建议

①可结合专业优势及特长设计项目,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参赛;

②项目团队组建可根据项目内容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特长;团队组建注意吸收演讲能力及答辩能力强的成员,另可适当配备PPT、视频制作成员;

③鼓励已毕业的创业校友积极参赛,鼓励学生拓展身边亲友优势资源积极参赛;

④鼓励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⑤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社区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地方实际需求;

⑥鼓励敢于尝试和积极创新,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型传播与销售途径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

⑦参加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的项目可提前与企业进行沟通,加强合作交流,协同按照比赛要求开展参赛工作;

⑧梳理项目材料时,除项目本身涉及的背景、内容、技术、商业模式、财务等方面,应注意收集第三方辅证材料,例如知识产权、新闻媒体报道、学术成果、实际案例、权威评价、产生的社会效益、地区辐射效应等,相关材料较少的项目应有计划的逐步增加

3.激励措施

对于参赛学生团队的激励措施详见附件5。 如有进一步相关政策的通知,会及时同步到校赛QQ群。

五.赛程安排

1.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大赛采用校级比赛(学院推荐、校级选拔)、省级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高教主赛道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同步推进。

①参赛报名(即日起至5月21日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报名参赛时上传的项目计划书请参考“附件4-项目计划书制作要求”进行制作。今年的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关注“沈工双创”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

请各学院组织召开大赛专项工作会议,作出专项工作部署。在组织本年度全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名参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宣传,拓展参赛项目来源,扩大参赛项目数量;要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培育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项目,积极发动本科生、研究生、校友报名参赛,提升参赛项目质量;综合运用各类新媒体手段,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学院将在5月22日8:00截止报名数据统计,并根据各学院报名数量的10%确定推荐校赛名额,报名数量以系统内报名参赛成功数量为准。

②学院选拔推荐(5月22日至5月28日

各学院请在5月29日8:00前完成项目选拔推荐工作,并按照推荐校赛名额报送“附件5-推荐校赛项目汇总表”至cxcyxy@situ.edu.cn。

③校级选拔(5月29日-6月11日

校级选拔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形式为材料评审,复赛形式为项目展示答辩,具体安排另发通知,请大家加入校赛QQ群保持关注。除项目计划书和PPT外,各参赛团队还可另外准备90秒展示视频(视频展示时间计入复赛环节项目展示总时间,视效果可获得额外加减分)。

④省级比赛(6月中旬-7月

学校将邀请专家对推荐至省赛的团队进行培训。省赛组委会会对入围全省复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银、铜奖。

⑤全国总决赛(8月-9月

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将通过评审,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金、银、铜奖。

2.产业命题赛道

①命题发布(5月下旬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5月下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

②参赛报名(5月下旬至6月

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6月下旬,具体时间需等待进一步通知。请命题企业、学校及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

③初赛复赛(7月-8月

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需等待进一步通知。

④总决赛(9月

入围总决赛项目通过对策讲解、实物展示和专家问辩等环节,决出各类奖项。

3.职教赛道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设立职教赛道,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技术赋能、跨界融合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沈阳工学院参赛师生务必加入上方QQ群并关注通知,加入其中任意一个就好。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2025—姓名)

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