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微电影创意创新大赛沈阳工学院校赛
一、竞赛规程
(一)大赛名称
辽宁省大学生微电影创意创新大赛沈阳工学院校赛
(二)大赛目的与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政办发[2015]70号),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通知》内容,进一步培养在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辽宁文艺创新,记录城市发展变化,发现更多反映辽宁人民脱贫攻坚、赞美人民美好生活的精品力作,鼓励在辽大学生发现辽宁文化的独特魅力,毕业后留在辽宁“爱辽兴辽”,特举办辽宁省大学生微电影创意创新大赛校赛。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沈阳工学院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每个参赛项目须以团队形式报名,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5人,每个参赛项目设指导教师1-2名。每个团队只能提交一项参赛作品。
2.参赛作品的体裁类型与具体要求:
体裁类型:微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创意短片四种类型。应征作品的风格不限,应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传播社会正能量,无违法违规内容有完整故事情节,与大赛主题相关。
作品时长:四种类型体裁的参赛作品时长均为3分钟-15分钟。
作品格式:参赛作品需为数字化视频作品(AVI、MP4、MPEG4、MOV等格式、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
作品大小:不超过4G。
命名规则:影像作品名称+作品时长。
注意事项:作品中不能有参赛者信息,画面清晰,设置中文字幕(鼓励中英文字幕并置)。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本次大赛旨在通过“新青年”视角,探寻展现当代社会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作品,塑造符合我国青年大学生文化底蕴和新时代气质的形象,以优异的作品彰显建党百年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大赛以大学生为主创团队,通过进行创意、构思、制作各类风格的原创作品,以反映我省各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讲述人民的奋斗精神、赞美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背景,创作选题内容参考如下:
1.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体现“四个自信”方面的内容;
2.反映辽宁各市深厚文化底蕴,讲好新时代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内容;
3.展示辽宁各市发展与变迁,围绕各城市中心工作,彰显城市人文精神,创建一流城市,具有国际视野的内容;
4.赞美人民的美好生活,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催人奋进、倡导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5.深入基层,讴歌朴实的劳动者,体现精准扶贫、扶危济困、团结友爱、家国文化等主题的内容,再现优秀党员(党组织)、艺术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2020年11月20日-2020年12月7日止;
2.参赛作品报名材料包括:
纸质文件(均需加盖学校或二级学院公章):参赛报名表一式两份、承诺书一式两份;汇总表一份。
电子文件:参赛作品+汇总表+报名表 (电子档),均需打包好以压缩包形式发到校赛统一邮箱,1809168051@qq.com。命名方式:作品名称+作品类别+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
备注:请小组负责人仔细核对报送材料,严格按照大赛要求将所有参赛资料一并报送,缺一不可。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竞赛过程包括参赛报名、大赛评审等环节,评审老师根据各类别分组打分,参赛队伍一旦报名不可更改项目名称。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大赛主要对作品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查筛选,例如:作品的体裁、时长、格式、分辨率及画质是否符合格,根据合格作品数量,适当加入创意、主题元素合理确定入围作品名单。
(三)竞赛结果公示
大赛评审结束后,将根据评分确定入围名单并公示。
三、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校赛教师负责人:赵老师
校赛群学生负责人:吴查文
联系电话:02456618600
校赛QQ群:719868519(参赛小组皆需进群)
(二)其他未尽事宜
参赛作品须为未签署其他合作协议、未公开播出的影像作品原创作品,作者必须享有独立著作权,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否则文责自负。所有参加大赛的作品版权均归创作者所有。